【腾讯云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,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

在满族入主中原之前,外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中原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00年,这里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辽国、金国和大元朝。可是清朝将这个规矩打破了,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,其国祚长达276年,接近300年的江山天下。

在漫长的276年里,清朝的统治工具和政治机构也发生了诸多变化,不同时期诞生了不同的政治职能机构。例如,清朝前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,康熙时期的南书房,雍正时期的军机处,以及晚清时的总理衙门等等。其中,南书房成立于公元1677年康熙十六年,撤销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,存在了221年,对清朝的统治影响深远。可以说从南书房再到军机处,这种管控升级无师自通的本领,难怪能够打破福运不过百年的定论。

中国传统的帝王统治,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叫幕僚制度。这也是清朝南书房、军机处他们之所以能够绵延很久的最初的蓝本。

咱们中国幕僚制度,来源于大家都知道的师爷,这个东西很厉害,当年的武侯诸葛亮就是师爷,包括后来有一名著名的大人物,多少人冒着凛冽的寒风去送他,其实这个人真实的角色也是一个师爷。

那么为什么说,幕僚制度是帝王统治的重要分支。中国古代有一句著名的成语“入幕之宾”,幕僚的重要功能就是给统治者出谋划策,运筹帷幄,指点江山,除了这些要素之外,幕僚其实还有一个潜在的功能,那就是社会稳定工作的灵魂在这里面。

大家或许要问,幕僚制度这和社会稳定,跟维稳有什么关系。嗨,有太大的关系,这个封建王朝能够绵延上千年,关键一点就是人家有一根特别大的胡萝卜,吊住了群驴的胃口。

这个胡萝卜是什么,就是当官。或者通过荐举,或者通过联姻家族的力量,或者通过科举,大家都有做官的机会,说白了都有当股东的可能性,这是咱们中国特色的股份制,只要做了官,心里马上就踏实了。

昨天不守规矩的上访,到今天坐在朝堂之上,替朝堂大声疾呼,这个角色的转换,中间的这种速度和效率,是外人根本读不懂的。这个人一旦做了官,就是范进中举,鲁迅的话也讲的很清楚:“一阔脸就变”。

那么这个科举制度,不可能包罗万象,换句话说不可能全员满中,考不上的怎么安排,因为考不上的当不了官的,他本身对社会就有一种抱怨不满或其他的表现形式,就在这个时候,幕僚制度做了一个很好的填补,成为科举落榜生的仕途之路。

你们不是白身吗,没有补子没有官帽子,不要紧,各级官员甚至朝廷的中央政府都给你们留了另外一席之地,把你们收罗到衙门之内,当一个幕僚,先是做编外的临时工,然后转正。这等于是吊在你面前的一根胡萝卜,你看见这根胡萝卜之后,你的心情马上就放松了,还有机会当股东。

幕僚制度,他有效补充现实制度的不足,让一些体制外的人,用体制外的眼光和经历,来告诉当局,你还有哪些不足,还有哪些漏洞,需要填补,有哪些不法之徒,需要抓起来。同时,他又将体制外的一些不满情绪压缩到最低,至少这些虽然还没有进入到体制内的白身,这些幕僚师爷们,他不会反对衙门的头子,要不然他饭碗就端不牢。这样,幕僚制度就成为帝王统治制度的重要分支。

清朝为历代以来中央集权的最高峰,康熙南书房的创建与雍正军机处的设立开启了幕僚制度的新篇章。在这个制度环境下,上行下效,各级官僚另组私人智囊团及助手组成“内衙”达到个人集权的目的。《剑桥中国晚清史》中的说法是:“随着官员在省级或地方一级职责的加重,幕友的规模和人数也跟着增加”。

清朝可以说是幕僚制度的鼎盛时期,晚清重臣李鸿章曾在曾国藩幕内做师爷,左宗棠也是湖南巡抚张亮基麾下的师爷,展现了幕僚到重臣的崛起之路。那么谁是康熙南书房第一人,请看下文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,快速实现日志分析、应用搜索,首购低至4折
Top